宫崎骏的动画为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喜爱?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大家公认的一点是,大师的动画中饱含着世间的情感,或忧伤、或喜悦、或同情、或悲悯。作为动画大师的宫崎骏,也是一位情感表达大师,在他看来,就算是一条线,也是有生命的,而一系列的线条又绘出了屏幕上有血有肉的人。
正因如此,当2016年动画大师看到了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后,对动画的未来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担忧。
当年,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宫崎骏最新纪录片《宫崎骏–永不停歇的人》,片中有一个场景——一位名叫Nobuo Kawakami的动画制作人、同时也是Dwango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向宫崎骏展示了他们用AI制作出的动画怪兽——一个用头部行走的丧尸。不过宫崎骏在看过这段视频后表示“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
片中,宫崎骏称,当时的心情完全是世界末日的感觉,感到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连动画都要交给人工智能去做。也许正是这次意料之外的会面,看着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却让宫崎骏感到悲观。
的确,在早期,人们通过双手表达大脑中的情感,产生了手绘动画,也正是在手绘动画中诞生了像宫崎骏这样的大师。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CG动画充斥着银幕。
我们习惯了电影中通过CG描绘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场景。毫无疑问,技术为我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但同时,技术的发展又何尝不约束着情感的表达——当即使具备了最先进智能工具的电脑都无法实现低于0.1毫米的修正时,是追求极致还是选择效率?
这便是大师的困惑。人本身是一个理智与情感的综合体,如果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象征着理智,那在技术大爆发的今天,作品的输出,乃至作品创作的过程应该更多倡导情感还是理智?
或许,“大师”这个词本身就蕴藏着答案。
曾几何时,蓦然发现当今被称得上“大师”的人越来越少。当单田芳去世,我们感叹评书再无大师;当金庸去世,我们感叹武侠再无大师;同样,年逾古稀的宫崎骏也是当今屈指可数的动画大师。从这些大师身上,展现出来的是什么?是匠心、是极致,即我们常常提及又易被忽略的“匠人精神”。
什么是“匠人精神”,其主要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可以看出,“匠人精神”并非单方面追求感情或理智,而是能否在事业中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无论对于手绘从业者,抑或人工智能创作者而言,都是共通的宝贵品质。因为他们做什么做好了都是人生,这就是匠人精神。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技术或许会不断改变动画制作的形式,却不会改变经典作品中饱含的世间真情及动画人执着、严谨的敬业精神,这或许便是宫崎骏大师对动画事业的最终诉求。
趁我们的大师还在,补上我们的这张电影票吧。
“因为世界的美才要做动画,为了发现不被世人察觉的美,我想用这样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我喜欢电影,并不是因为故事,看到某个画面,感到‘真美啊’,我觉得这才是电影。”
——宫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