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相比现在,人们更加向往在未来银行能够享受到的服务。

        未来银行究竟长什么样?从客户享受到的服务也许能够体验到其中的价值。未来,人们在家和出门需要用到相关金融支付结算的时候,也许不再需要银行卡,而是手机绑定,随时随地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通过社交网络,个人乃至企业用户都能够随时和银行产生业务需求和互动;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加适合的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主动推送到了用户面前,包括信托、理财、保险、基金等等。

        当下,银行业从柜台银行时代的1.0到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时代的2.0,逐步走向“依托互联网无处不在的3.0时代”。

        金融行业专家、文思海辉国内金融业务群商业智能业务部副总裁贾丕星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深化、互联网金融进程的加快,将引导银行业竞争向纵深发展,即银行进入3.0时代,这将引发了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而经营模式的变革,必将以领先、灵活、智慧的IT系统作为支撑。

        银行为此做出的改变而取得的收益显而易见,据最近多家上市银行的半年财报显示,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纷纷加大了以深度信息化作为支撑的在产品创新、渠道融合、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后天决策支撑方面的投入力度,并获得了良好的业绩成长性,分别在存款和理财等多方面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多家银行也以此作为新一轮成长的驱动力。

        著名金融学者、未来学家King Brett在《Bank3.0》中将新技术对银行的冲击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介”,客户通过网银办理业务,银行通过社交媒介与客户互动;二是“屏幕和移动终端”无处不在,客户在移动终端上办理除现金外的业务;三是“移动钱包”兴起, 纸币逐渐消亡,将出现手机与银行卡合一的新产品;四是实体网点面临消亡,银行在虚拟世界中全方位满足客户在任何时间、地点的金融诉求。BrettKing强调,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

        贾丕星认为,通过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等技术手段,中国银行界将能够在新的时期获得在新兴市场的高速成长,未来全球增长最快的银行将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借助IT手段,银行能够改变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服务提供模式,一切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这需要银行作出改变。

        在过去的银行业,“以客户为中心”往往意味着仅仅是服务水平的提升,在银行3.0时代,这将大有不同。顾客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开卡、存、贷、汇、理财等服务;银行将通过交易行为和网上浏览等大数据分析,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势来设计产品;以往一家银行区别于另外一家银行专有的渠道、规模、网点、客户积累、甚至产品壁垒将被打破,唯一比拼的将是客户获取、产品设计和营销组合以及服务能力,无论大小银行,在互联网面前,“世界是平的,客户是平的,市场也是平的”。对于顾客而言,也许感受不到银行的存在,但它却无处不在。

        业内分析师认为,随着今年多家民营银行牌照的获批,纯网络形态的银行呼之欲出。所谓网络银行,即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银行,没有线下的物理网点,因而也被称为“没有银行的银行”。这将大大推动3.0时代传统银行如何转型与创新的思考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