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规划中。规划明确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创新应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按照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六项指标包括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是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有调研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高达5000亿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的产业机会。而从长期来看,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和投资的加快,基于整个社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仅用30余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城市化进程,但各种城市管理问题、生态问题和民生问题也随之出现,城镇化质量堪忧。伴随着中国整体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变革,使中国经济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的大背景,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必然遵循着一路经。
有业内分析师指出,从政策的规划和投入看,“提升城镇化质量”始终是一个重点话题,城镇化建设既要靠质,又要靠量;既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又要提升医疗、教育、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和服务水平;既要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也要服务民生。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李德伟指出,智慧城市是大数据的典型应用,但又不是简单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最终要服务到个人。
文思海辉中国业务群咨询服务和智慧产业事业部总经理臧权指出,现代化城市管理更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融合服务,从国家针对个人的信息消费的促进政策来看,智慧城市的受益者将不仅是政府、产业,更多的是个人,每个人都能从工作、生活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过程中受益,客观上扩展了市场增长空间。同时,智慧城市将极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文思海辉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拥有顶层设计、咨询服务等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已经率先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获益,未来以文思海辉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者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他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一定阶段的认知和探讨,在逐步走向务实,如今,迎来了重大机遇。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整体融合,在技术上,中国的智慧城市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并不落后;在观念上,还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做好顶层规划;在产业发展上,中国企业有着更多的创新发展的机会。
将来,智慧城市建设将是一个智慧政府、智慧生活和智慧产业并举的局面。智慧城市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落地必选要先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在这其中,投资商、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政府管理者都要找到合适的定位,寻求市场和公众效益之间的平衡。